因为专注,所以专业
景区介绍

峨眉山旅游导览系统方案

时间:2025-04-02 15:57:54

一、系统定位与目标

核心目标


提升游客体验:提供精准导航、多维度景点解说、个性化路线推荐。

优化景区管理: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客流、环境及安全风险。

弘扬文化价值:深度挖掘峨眉山佛教文化、自然遗产与生态保护理念。

适用对象


自由行游客(家庭/背包客/摄影爱好者)

团队游客(旅行社跟团)

文化研究者与生态爱好者

二、功能模块设计

1. 智能导览核心功能

精准定位与导航


支持GPS+北斗双模定位,覆盖全山步道、缆车、停车场等关键节点。

离线地图下载(山区网络不稳定场景适配)。

动态路线规划:根据游客体力、时间、兴趣(如祈福、徒步、摄影)推荐路线。

多维度景点解说


AR增强现实:扫描寺庙建筑/自然景观触发3D动画(如金顶佛光模拟、峨眉灵猴互动)。

多语言语音讲解:支持中文、英语、日语、韩语等,嵌入佛教典故、地质知识、动植物百科。

文化标签系统:按“世界遗产”“非遗文化”“生态保护”分类标注景点。

实时服务整合


缆车/观光车排队时长查询与预订。

天气预警(如雷雨、大雾)与安全提示(悬崖路段、猴子出没区)。

紧急呼叫与医疗点定位。

2. 用户个性化服务

兴趣标签匹配

游客注册时选择兴趣标签(如“禅修体验”“登山挑战”“亲子游”),系统推送定制内容。

社交互动功能

游客可分享打卡点至社交平台,生成专属游览地图。

设置“禅意打卡任务”(如抄经、听钟声),增加趣味性。

3. 管理后台与数据分析

客流监控

实时显示各景点人流量热力图,预警拥堵区域。

环保监测

记录游客行为数据(如垃圾丢弃点),生成生态保护报告。

智能调度

根据客流动态调整摆渡车班次,优化资源分配。

三、技术实现方案

硬件部署


智能终端:景区入口提供租借式导览平板(防水防尘设计),或推广微信小程序(无需下载)。

物联网设备:

环境传感器(温湿度、PM2.5监测)。

智能导览牌(太阳能供电,支持NFC触碰交互)。

技术架构


前端:小程序/H5页面 + AR SDK(如Unity+Vuforia)。

后端:云服务器(阿里云/腾讯云)存储地理数据、用户行为日志。

AI算法:

基于用户画像的推荐算法(协同过滤+内容标签)。

自然语言处理(NLP)支持语音问答(如“附近洗手间在哪里?”)。

数据安全与合规


用户隐私保护(GDPR/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合规)。

地理信息数据加密传输,防止GPS信号劫持。

四、用户体验优化策略

场景化设计


徒步场景:提供海拔爬升提示、步数统计、沿途补给点标注。

文化场景:扫描佛像触发“佛陀故事”动画,结合AR实现“虚拟礼佛”。

无障碍服务


视频字幕、语音导航适配听障/视障游客。

设置无障碍通道导引与紧急求助按钮。

低碳化设计


推广电子导览替代纸质地图,积分奖励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。

五、运营与推广模式

盈利模式


基础功能免费,增值服务收费(如AR特效、深度讲解包)。

与文旅企业合作分账(酒店预订、文创商品导流)。

推广策略


线上:短视频平台(抖音/小红书)发布“AR探秘峨眉山”互动内容。

线下:在成都双流机场、高铁站投放二维码立牌,扫码即领导览礼包。

可持续发展


定期更新文化内容(如新增非遗技艺讲解)。

建立用户反馈机制,优化路线算法与交互体验。

六、预期效果

游客体验提升:游览时间缩短20%,满意度提高30%。

管理效率优化:人力成本降低15%,生态保护响应速度提升50%。

文化传播深化:年度文化知识点触达超50万人次。

案例参考:


黄山“智慧导览”系统通过AI推荐路线,减少30%拥堵;

故宫AR导览实现文物“活起来”,用户停留时长增加40%。

通过此方案,峨眉山可打造“文化+科技”融合的智慧旅游标杆,助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。



标签:

暂无

易览云-为您的游客提供更加便捷、智能化的参观体验 立即免费获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