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专注,所以专业
景区介绍
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作为徐州市的核心城区之一,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(如云龙湖、云龙山、汉文化景区、彭祖园等),同时面临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现状(据统计,泉山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%)。为推动“银发经济”发展,提升老年群体的旅游体验,泉山区近年来积极探索“适老化智慧旅游导览系统”的建设,旨在通过科技手段解决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“信息获取难、导航不便捷、安全保障弱”等痛点,助力老年人共享智慧旅游成果。
一、系统建设的核心背景与目标
随着“十四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“推进适老化旅游服务”,泉山区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与老年群体需求,将适老化智慧导览系统作为“智慧文旅”的重点项目,目标是构建“操作简单、信息友好、安全可靠”的旅游服务体系,让老年人能够更独立、自信地参与旅游活动,同时提升景区服务的人性化水平。
二、适老化智慧旅游导览系统的核心功能设计
系统围绕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与身体特点(如视力、听力、操作能力下降),重点优化以下功能模块:
1. 极简交互的语音导览
语音优先:以大字体、高对比度的界面为基础,支持“一键切换语音模式”,老年人可通过点击按钮或语音指令(如“小助手,介绍云龙山”)触发讲解,避免复杂的手动输入。
方言适配:考虑到本地老年群体习惯徐州方言,部分讲解内容增加方言版本(如徐州话配音),增强亲切感。
分段播放:讲解内容按景点节点分段,支持“暂停”“继续”“回听”功能,避免信息过载。
2. 无障碍智能导航
简易地图:景区地图简化为“核心景点+步行道”线条图,标注卫生间、休息区、医疗点等关键服务设施,避免复杂路网干扰。
实时定位与路径规划:通过蓝牙信标(IBeacon)或室内GPS定位技术,实时显示老年人所在位置,并提供“最短路径”“无台阶路径”等适老化路线推荐(避开陡坡、狭窄台阶)。
AR辅助指引:在关键路口设置AR虚拟路标(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现实场景叠加指引箭头),直观提示“前方50米左转即到彭祖祠”。
3. 安全守护与应急响应
一键求助:在导览终端(如景区智能座椅、导览屏)或配套手环中设置“SOS”按钮,按下后自动向景区监控中心、家属发送位置信息,并启动视频通话,缩短救援响应时间。
健康监测联动:部分试点景区为老年游客提供智能手环(可选配),实时监测心率、血压等数据,异常值自动预警至家属或景区医疗点。
人流热力图:通过景区摄像头与传感器生成实时人流密度图,系统主动提示老年人避开拥挤区域(如“当前云龙湖码头人流较大,建议10分钟后前往”)。
4. 文化深度与在地化内容
汉文化特色讲解:针对泉山区汉文化景区(如汉画像石馆、狮子山楚王陵),增加“汉代生活场景还原”“文物背后的故事”等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,结合徐州本土历史(如刘邦故里、彭祖文化)增强代入感。
季节性推荐:根据季节推送适老活动(如春季赏樱路线、秋季红叶导览、冬季温泉信息),并结合传统节日(重阳节、中秋节)设计主题游线。
三、技术支撑与落地载体
系统依托“5G+物联网+AI”技术,通过“线上APP+线下终端”双渠道覆盖:
线上端:开发“泉山适老旅游”微信小程序(无需下载,即用即走),支持扫码进入景区导览界面,兼容微信、支付宝等老年人常用应用入口。
线下端:在景区入口、主要景点设置智能导览屏(大尺寸、防眩光),配备语音交互麦克风;在休息区、卫生间等场所放置“一键呼叫”按钮,联动景区服务中心。
数据后台:整合景区实时客流、天气、交通等信息,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导览策略,并为管理部门提供老年游客行为报告(如热门路线、停留时长),辅助服务改进。
四、推广与适老化服务配套
为确保系统真正被老年群体使用,泉山区采取“宣传+培训+服务”组合拳:
社区宣传:联合街道、社区开展“智慧旅游进社区”活动,通过现场演示、手把手教学,帮助老年人熟悉小程序操作。
志愿者服务:在景区设置“银龄导览员”岗位(由受过培训的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担任),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人工引导,作为智慧系统的补充。
优惠政策联动:推出“60岁以上老人免费/半价游泉山”政策,结合适老化导览系统提升老年游客的获得感。
五、成效与未来展望
目前,泉山区已在云龙湖景区、汉文化景区试点该系统,据反馈,老年游客使用满意度超85%,主要认可点包括“操作简单”“讲解亲切”“安全有保障”。未来,泉山区计划进一步拓展功能,如接入“徐州智慧文旅平台”实现跨区域导览,引入AI陪聊机器人提供24小时咨询,以及结合可穿戴设备开发“老年旅游健康档案”等,持续推动适老化智慧旅游服务的深化。
这一系统的建设,不仅提升了老年群体的旅游体验,也为泉山区打造“全龄友好型旅游城区”提供了实践样本,有望成为江苏省适老化智慧旅游的标杆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