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专注,所以专业
景区介绍
近日,北京市海淀区标志性城市绿心——海淀公园正式推出全新智能导览系统,以“科技+文旅”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,为游客打造“更智能、更贴心、更有趣”的游园体验。此次系统升级不仅是海淀公园响应“智慧景区”建设的又一举措,更标志着北京市公共文化空间向数字化、个性化服务迈出关键一步。
“一键解锁”全园玩法:从“迷路”到“智行”
传统公园导览常面临“路线规划靠问、景点信息靠猜”的痛点,而全新智能导览系统依托高精度定位+AI算法,彻底解决这一难题。游客只需打开微信小程序或下载专属APP,即可自动识别当前位置,并根据需求生成“定制化路线”:无论是带老人孩子的“休闲慢游线”、聚焦历史文化的“古建探秘线”,还是打卡网红景点的“出片推荐线”,系统都能精准匹配。此外,实时导航功能支持“AR实景指引”,游客抬头即可看到箭头指向最近的卫生间、休息区或景点,彻底告别“绕路”烦恼。
“会说话”的公园:万物皆可“解码”
作为城市生态与文化交融的典范,海淀公园不仅有200余种植物构成的生态景观,更坐落着清代皇家园林遗址、科技主题展馆等多元文化载体。全新导览系统以“内容为王”,为每一处景观注入“数字灵魂”:
植物科普“活起来”:扫描路边树木二维码,即可查看学名、习性、文化寓意,甚至听到“拟人化”语音讲解(如“我是银杏,已有150岁啦!”);
历史场景“活过来”:在皇家园林遗址区,AR技术还原清代园林风貌,游客通过手机即可“穿越”至古画中的亭台楼阁,聆听历史故事;
科技展项“玩互动”:针对公园内的智能设施(如雨水花园、智能灌溉系统),系统提供趣味科普动画,让小朋友也能轻松理解“海绵城市”原理。
“比你更懂你”:个性化服务再升级
系统深度融入AI技术,通过分析游客行为数据(如停留时长、浏览偏好),主动推送“隐藏玩法”。例如,带孩子的家庭可能收到“儿童科普课堂”提醒,摄影爱好者则会获得“最佳拍摄时间”提示(如傍晚3点的花海光影)。此外,系统支持多语言翻译(中、英、日、韩等),外籍游客也能轻松“读懂”海淀公园的故事。
智慧文旅新标杆:让公园“更懂温度”
海淀公园作为海淀区“城市生态会客厅”,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。此次智能导览系统的上线,不仅提升了游览效率,更通过细节设计传递人文关怀:
无障碍服务全覆盖:视障游客可通过语音交互获取全程讲解,轮椅使用者能优先规划无障碍路线;
实时动态提醒:暴雨预警、花期播报、活动通知等信息将通过系统精准推送,避免游客错过精彩;
社交分享功能:游客可将定制路线、AR合影生成“电子纪念卡”,一键分享至社交平台,助力公园“破圈”传播。
如何体验?
即日起,游客可通过以下方式使用全新智能导览系统:
微信搜索“海淀公园智能导览”小程序,无需下载,即开即用;
在公园南门、东门服务台扫码领取电子导览手册,内含系统入口;
关注“海淀公园”官方公众号,点击菜单栏“智慧服务”进入。
从“人工讲解”到“数字陪伴”,从“标准化服务”到“个性化体验”,海淀公园全新智能导览系统的上线,不仅是技术的迭代,更是“以游客为中心”理念的深化。未来,随着5G、元宇宙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,海淀公园或将成为“可感知、可互动、可记忆”的智慧文旅新范本,让更多人在自然与科技的交融中,感受北京的文化温度与生态之美。
(注:具体功能以实际使用为准,系统将持续优化更新。)